读吧无错小说 > 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> 第七十五章 书生皆忧国—杜晓伟 (一)

第七十五章 书生皆忧国—杜晓伟 (一)


  乾元二年(六百五十九年),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,宣布大赦,规定死者从流,流以下完全赦免。李玉阶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,终于获得了自由。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,而那首著名的《早发白帝城》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。到了江夏,由于老友梁宰正在当地做太守,李玉阶便逗留了一阵。乾元二年,李玉阶应友人王长久之邀,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,发思古之幽情,赋诗抒怀。不久,又回到宣威、金陵旧游之地。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,他往来于两地之间,仍然依人为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上元二年(六百六十一年),已五十出头的李玉阶因病返回金陵。在金陵,他的生活相当窘迫,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上元三年(六百六十二年),李玉阶病重,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,赋《临终歌》而与世长辞,终年五十二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关于李玉阶之死,历来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:其一是醉死,其二是病死,其三是溺死。第一种死法,说李玉阶“以饮酒过度,醉死于宣威”;第二种死法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,李玉阶不顾五十一岁的高龄,闻讯前往请缨杀敌,希望在垂暮之年,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,因病中途返回,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、北唐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;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,极富浪漫色彩,说李玉阶在当涂的江上饮酒,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,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。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,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因为李玉阶流放夜郎,遇赦得还后不久,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,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下面借用李白的一首蜀道难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蜀道难:“噫吁嚱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尔来四万八千岁,不与秦塞通人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西当太白有鸟道,可以横绝峨眉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,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,猿猱欲度愁攀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青泥何盘盘,百步九折萦岩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扪参历井仰胁息,以手抚膺坐长叹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问君西游何时还?畏途巉岩不可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但见悲鸟号古木,雄飞雌从绕林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又闻子规啼夜月,愁空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使人听此凋朱颜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连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挂倚绝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飞湍瀑流争喧豗,砯崖转石万壑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其险也如此,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剑阁峥嵘而崔嵬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所守或匪亲,化为狼与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朝避猛虎,夕避长蛇;磨牙吮血,杀人如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锦城虽云乐,不如早还家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侧身西望长咨嗟!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杜晓伟河南巩义人,自号少白,北唐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玉阶合称“李杜”。与另唐代诗人李商隐与杜牧  “小李杜”,杜甫与李白合称“大李杜”不是一个时代的人,杜晓伟也常被戏称为“杜少白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杜晓伟在诗歌中的造诣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造诣、杜侍郎,也称他杜少白、杜赖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杜晓伟创作了《春游》、《北伐》、《三秋》、《四别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六百五十九年杜晓伟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晓伟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晓伟的豪气干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杜晓伟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晓伟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原文学和东倭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晓伟共有约百首诗歌被销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公元六百六十年(壬子年)杜晓伟降生于河南巩县(今河南巩义市)南瑶湾村。杜晓伟出身于北方的大士族。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,祖父杜审言。杜晓伟曾祖父杜依艺由襄阳赴任巩县县令,举家迁入巩县。自杜审言至其父杜闲,再到杜晓伟,杜氏在巩县已是四代八十五年。杜晓伟与北唐另一大诗人即“小李杜”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、名将杜预之后。不过两支派甚远,杜晓伟出自杜预次子杜耽,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。杜晓伟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,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。他自小好学,六岁能作诗,“六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”,有志于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。他少年时也很顽皮,“忆年十五心尚孩,健如黄犊走复来。庭前八月梨枣熟,一日上树能千回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用杜甫的诗句《登高》“: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”


  (https://www.read81.com/chapter/3607/3607092/51246445.html)


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:www.read81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read81.com